男性应控制在6.3~7。6MJ(1500~1800kcal)/d,以此标准每周可望减重1~2磅!食物中宜保证含适量必需氨基酸的动物性蛋白(占总蛋白量的三分之一较为合适),蛋白质摄入量每日每公斤体重不少于1g.脂肪摄入量应严格限制,同时应限制钠的摄入,以免体重减轻时发生水钠潴留,并对降低血压及减少食欲也有好处!此外限制甜食、啤酒等.如经以上饮食控制数周体重仍不能降低者,可将每日总热量减至3。4~5MJ(800~1200kcal)/d,但热量过少,患者易感疲乏软弱、畏寒乏力、精神萎顿等,必须严密观察。
据研究,饮食治疗早期蛋白质消耗较多,以致体重下降较快而呈负氮平衡,当持续低热卡饮食时,发生保护性氮质贮留反应,逐渐重建氮平衡,于是脂肪消耗渐增多!但脂肪产热量约10倍于蛋白质,故脂肪组织消失量明显少于蛋白质组织量,而蛋白质相反合成较多时,反可使体重回升,这是人体对限制热卡后的调节过程!因此饮食治疗往往效果不显著,在此情况下,宜鼓励运动疗法以增加热量消耗.关于活动量或运动量的制定应该因人而异,原则上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!
3!药物治疗对严重肥胖患者可应用药物减轻体重,然后继续维持。但临床上如何更好地应用这类药物仍有待探讨!用药可能产生药物副作用及耐药性,因而选择药物治疗的适应证必须十分慎重,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衡量可能得到的益处和潜在的危险作出决定!4!外科治疗空回肠短路手术、胆管胰腺短路手术、胃短路手术、胃成形术、迷走神经切断术及胃气囊术等,可供选择!手术有效(指体重降低20%)率可达95%,死亡率1%.不少患者可获得长期疗效,术前并发症可不同程度地得到改善!
可有高血压病、糖尿病、痛风等临床表现.2!其他表现(1)肥胖症与心血管系统肥胖症患者并发冠心病、高血压的几率明显高于非肥胖者,其发生率一般5~10倍于非肥胖者,尤其腰围粗(男性90cm,女性85cm)的中心型肥胖患者!肥胖可致心脏肥大,后壁和室间隔增厚,心脏肥厚同时伴血容量、细胞内和细胞间液增加,心室舒张末压、肺动脉压和肺毛细血管楔压均增高,部分肥胖者存在左室功能受损和肥胖性心肌病变!肥胖患者猝死发生率明显升高,可能与心肌的肥厚、心脏传导系统的脂肪浸润造成的心律失常及心脏缺血有关!
单纯性肥胖症专家

治疗幼儿多动症专家_小孩多动症相关-济南童康儿童医院儿科
但手术可能并发吸收不良、贫血、管道狭窄等,有一定的危险性,仅用于重度肥胖、减肥失败又有严重并发症,而这些并发症有可能通过体重减轻而改善者!术前要对患者的全身情况作出充分估计,特别是糖尿病、高血压和心肺功能等,给予相应的监测和处理.临床表现1。一般表现单纯性肥胖可见于任何年龄,约1/2成年肥胖者有幼年肥胖史,一般呈体重缓慢增加(女性分娩后除外).短时间内体重迅速地增加,应考虑继发性肥胖!男性脂肪分布以颈项部、躯干部和头部为主,而女性则以腹部、下腹部、胸部及臀部为主。